近日,汽车微博发文表示,小米汽车交付已超过30万台。小米汽车表示,“上市15个月,完成30万交付股票配资平台论坛官网,感谢车主朋友们的信任。我们将持续努力,十倍投入造一台好车。”这一成绩的取得,在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很显然是非常有成就感的,难怪“余大嘴”也羡慕不已,一些造车新势力的老板们对此也深感“震惊”,并以相当“神话”一样的赞誉来表达一份难以理解之情。
回顾小米汽车的发展和交付历程,都是非常具有“渲染力”和“号召力”的,毫不夸张地说,年轻人和女性用户撑起了小米汽车的未来。雷总应该感谢这些用户,如果没有这些用户的鼎力支持,也难有今天的傲人成绩。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小米营销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回顾近年小米汽车的交付历程,2024 年 4 月 3 日,小米汽车开启首批交付,正式驶入市场赛道。 7 个月后, 2024 年 11 月 18 日,小米就达成了首个 10 万辆交付的里程碑,初露锋芒。
此后,从 10 万辆迈向 20 万辆,耗时 4 个月。进入 2025 年,小米汽车持续保持热度,1 月交付量超 2 万台,3 月交付量攀升至 2.9 万台,4 月交付量达 2.8 万台。在 5 月 22 日的小米 15 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雷军透露小米 SU7 系列累计交付量已突破 25.8 万台。如今,30 万辆交付量的官宣,显然又是一个新的高度。
今年,小米首款 SUV 车型 YU7一经发布上市,就成为市场的焦点。小米汽车官微数据显示,YU7 开售 3 分钟,大定突破 20 万辆;1 小时后,这一数字疯狂飙升至 28.9 万;开售 18 小时,锁单量突破 24 万台。
有人说,小米汽车的大定背后,一方面是小米持续养成的手机用户转换而来,另一方面就是雷总的超乎寻常的营销能力。简单地看小米汽车的营销策略,有以下一些特点:其一是合适的定价策略直击消费者痛点。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往往是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小米汽车深谙此道,无论是 SU7 还是 YU7,都制定了相对亲民的价格。给人一种“高配低价”的感觉,精准卡位中高端市场,让消费者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价格的可接受度,这在造车新势力以及某“界”之类的价格制定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价格的取舍上,中国用户还是非常在意的。
其二是固有的品牌影响力与用户基础为小米汽车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小米经过多年在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深耕细作,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这些用户对小米品牌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当小米跨界进军汽车领域时,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小米汽车的首批潜在客户。而且因为生态的完整性,也让相应的其他产品可以很好地进行衔接,这也是为何互联网巨头都要积极打造自己生态链的一种最好体现。
随着 30 万辆交付量的达成,小米汽车的未来发展显然更具有竞争力。雷军曾在 3 月将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从 30 万台提升至 35 万台,如今看来,这一目标并非遥不可及。随着小米第二款车型YU7的开启交付,实现既定目标也并非不可能了。对于造车新势力,以及其他的一些智能汽车、智能驾驶企业来说,如何从小米汽车的成功之处吸取经验,进而转换为自身的一种源动力,在未来的竞争中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