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与文人雅士的生活密不可分。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到苏轼的“把酒问青天”,酒不仅是饮品,更是情感的寄托和创作的催化剂。但酒对健康并不友好,近日,《循环》杂志发布了一项美国心脏协会针对饮酒和疾病的科学声明,全面梳理了饮酒与心血管疾病的复杂关联。声明指出专业股票配资开户,少量饮酒(比如每天1~2杯,每杯约14克)对心脏的“保护作用”证据并不充分,而过量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伤害则是肯定的。
少量饮酒的
“保护作用”受质疑
长期以来,研究认为少量饮酒(1~2杯/天)可能对心血管健康具有保护作用。然而,声明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目前无法对“少量饮酒是否有益”做出确切结论。
研究显示,酒精对血压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短期内,1~2杯酒精对血压无显著影响。一项包含36项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也显示,与不饮酒相比,每天<2杯的饮酒与血压变化无关。但长期观察研究进一步揭示,即使每天1杯酒也能让收缩压升高1.25毫米汞柱。
早期研究指出,相较于不饮酒者,适量饮酒(女性≤1杯/天,男性≤2杯/天)者的发病风险降低。但最新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却没有发现这种“保护作用”。另据荟萃分析显示,少量饮酒(≤2杯/天)与不饮酒或偶饮者相比,缺血性卒中风险降低8%~10%。但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对于少量饮酒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证据尚不足以得出明确结论。此外,即使每天1杯酒是否增加房颤风险仍有争议,但戒酒者房颤风险低于持续饮酒者。适度饮酒可能降低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疾病风险,但证据有限。关于酒精与心衰的关系,观察性研究显示,每天<1~2杯的饮酒与心衰风险降低相关,但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未发现保护效应。
可见,“少量饮酒有益健康”是谎言,适量饮酒是否有利于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未被证实。
过量饮酒
危害心血管健康证据确凿
声明明确指出,过量饮酒(≥3杯/天或酗酒)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是一致且明确的。
研究显示,饮酒≥3杯时,会呈现双相效应:饮酒后12小时内血压下降,随后12~24小时血压升高(收缩压平均升高3.7毫米汞柱)。长期观察研究显示,每天≥3杯者,收缩压升高4.9毫米汞柱。女性对酒精的血压反应更敏感。孟德尔随机化研究还显示,每周>7杯时,冠心病风险显著上升。此外,暴饮或酗酒能抵消适度饮酒的潜在保护作用。荟萃分析还显示,每天饮酒2~4杯(大量饮酒)或>4杯(酗酒),与所有卒中类型风险增加相关。每增加100克/周(约1杯/天),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13%,脑出血增加17%,蛛网膜下腔出血增加9%。
此外,荟萃分析和工具变量分析显示,酗酒显著增加房颤风险。长期每天1杯酒与最低猝死风险相关,而酗酒可能增加猝死风险。长期每天7~15杯酒,持续5~15年,可引发酒精性心肌病。观察性研究显示,每周>7~10杯酒显著增加心衰风险,每周≥21杯酒与心衰风险增加约50%相关。
声明还特别强调了特殊人群面临的额外风险。女性对酒精更敏感,同样的酒精摄入量会产生更高的血液酒精浓度。女性发生酒精性心肌病所需的酒精量更少,时间更短。18~30岁年轻人的狂饮行为会增加早期心血管损害的风险,包括内皮功能异常、动脉硬化和血压升高。50~80岁的老年人中,67%的老年人在过去一年中偶尔饮酒,27%的老年人曾在一次饮酒中有超过6杯的经历。另外,老年人更容易发生酒精与药物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心血管药物。糖尿病患者适量饮酒(每周1杯红酒)对血糖无显著影响,但可能升高血压。
不饮酒
是最安全的选择
数据分析显示,在全球每年因各种原因死去的3200多万人中,喝酒直接导致了280万人的死亡,是第七大致死和致残因素。
过量饮酒不仅危害心血管,还增加了患癌风险。《柳叶刀·肿瘤学》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因为饮酒导致的新发癌症案例高达74万例。其中,即便是被视为适度的饮酒量,每年也有超过10万例癌症与之相关。研究指出,酒精与多种类型的癌症密切相关,包括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癌、口腔癌、直肠癌及喉癌等。
过量饮酒还会导致脑功能不可逆性受损。西班牙和德国联合研究发现,饮酒6周后,其大脑仍然在持续受到损害。大脑扫描结果显示,酒精对两个大脑部位的影响最大,一个是海马体,另一个是前额皮质。记忆、情感、决策以及行为等均受这两个部位控制,因此上述功能会受到损伤。与滴酒未沾的人相比,醒酒两周后,饮酒者大脑内神经元的电活动仍然明显偏少,这种影响会在停止饮酒后持续6个星期。
其实,无论小酌怡情,还是开怀畅饮,都对身体不利。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癌症协会等机构均建议“最好不饮酒”。《柳叶刀》杂志也曾刊文指出,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即不饮酒才能对健康有益。
若饮酒,要严格限制总量。《美国居民膳食指南(2020—2025)》建议,每天酒精摄入男性≤2杯,女性≤1杯。而我国相关指南则建议,每天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记者 专业股票配资开户
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